□ 張英東
如今,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,全民健身意識逐漸深入人心。城市廣場、居民小區、農村大院都配置有健身器材,這是政府的利民、惠民舉措。
然而,受人為破損、自然老化等因素影響,不少公共場所的健身器材出現“四肢不全”“關節損傷”“牙齒松動”等現象。
健身器材破損、出現故障后,由于維修、管護不及時、不到位,導致一些健身器材成了擺設,不僅降低了群眾運動健身的熱情,也給群眾的健身活動帶來安全隱患。
重建設、輕管理,是不少地方對待公共健身器材的通病。新疆烏魯木齊、廣西玉林、山西長治等地,都報道過公共健身器材“帶病服役”的情況。
由于公共健身器材大多是捐贈的,按照捐贈受贈協議有關條款規定,應由受贈單位負責管理和日常維護。而現實是,受贈單位往往是小區物業或是村委會,缺乏相應的維修資金,導致公共健身器材一旦年久失修,便無人問津。
公共健身器材的維護情況,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。它們的維修與管理,需要各方的共同參與。一方面,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,定期保養和維護器械,同時建立起公共健身器材故障反饋平臺,出現故障后及時維修、更換;另一方面,城市居民和農村群眾也要樹立“主人翁”意識,做到正確使用、文明使用,發現公共健身器材出現問題時,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,督促相關部門及時保養、維修、更換。
一個籬笆三個樁。只有管理者、使用者共同管好、愛護好公共健身器材,才能讓公共健身器材用得久、用得好,使其真正服務于全民健身。
2024-04-25 16:52:55
2024-04-25 16:49:21
2024-04-25 15:52:00
2024-01-26 09:11:53
2023-12-17 10:07:34
2023-11-03 08:45:22
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